高考学习计划

时间:2025-08-13 16:24:45
高考学习计划15篇

高考学习计划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学习计划1

20xx优秀学员王宇:

我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是按照章节,每一章先听老师的课件讲解,然后把课件自己再过一遍,特别是老师讲到的例题,自己再做一遍,然后再把经典题解的相关章节的习题做了,这样就可以彻底巩固这一章节的`内容。把每一天的学习计划都详细制定出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再不断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保证按时完成各个科目的学习,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

如果是一次准备多门考试的话,切忌不要把一科集中安排在一段时间,然后再准备下一科,这样会导致对上一科的记忆不牢固。我是在同一天安排2-3科的计划,每一门都尽量平均分配时间。通过课件的讲解时间,自己做习题的时间来合理分配。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就能体现出这样学习的优势,能够快速抓住当时学习这个章节的重点,再进行考前强化。

20xx年优秀学员何盟盟:

一定要做好学习计划,要对自己能力和考试难度有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出可行的计划,切不可眼高手低搞大跃进,也不可过于低估自己以至耗费过多时间。同时,要留出充足的时间,因为对于已经工作或者成家的人士有太多的事情无法自己控制,导致最后不得不放弃某一科就不好了。

我是按章节顺序学习,先通读教材理解大致含义,再配合听网校课程。做综合练习前一定要听网校老师的考前串讲。做模拟题不要贪多,重在举一反三。

高考学习计划2

一、时间的安排

根据放假的天数,大家要把时间安排好。这个假期不同于以往的假期,绝对应该以学习为主,放假应该看成是在家中上课,建议大家就按照课表上的时间标准,按时上、下课,全天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数学还是安排在上午。但每门课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不要超过1。5小时。春节假期中三天可以放松一下,但不宜长距离的旅行,可在住所周围活动,主要是放松一下心情。

二、计划的安排

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个计划,这也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一部分,寒假很短暂,如果没有计划,可能会在忙碌中很快过去,同样建议大家把高三的课表整合一下,对各科进行重新的排列,这里应该突出安排自己的薄弱科目。不要指望某一学科,希望用这门课的成绩来弥补“瘸腿”的科目,这是不可能的。数学科还是要每天至少安排一节课,自己对数学各个知识块儿——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等等的掌握也应有充分的.认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复习和练习。对于感觉困难的知识块儿,不应该回避,而应该安排多一些的时间,力争在假期中克服它。

三、总结的安排

如何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就要通过很好的总结,总结课上老师讲的例题、课后做的作业、统练中的考题,看看自己在哪个知识上老出错,这就应该是薄弱环节。对于薄弱环节,首先还是要解决基本知识的问题,然后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向老师(学校会安排答疑时间、网校也有老师值班)请教一下。同时,做完一个题目也应该有一个反思(总结),即:这个题目考察了几个知识点,易错点是什么,与以往做的题目有哪些类似点,变换条件与结论题目还能做吗等等,不一定每道题都反思,但每天反思一道还是必要的,这个过程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

四、错误的积累

数学中积累错题是提高成绩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实际上,我们就是靠减少错误(少丢分)来取得一个好成绩。这里所说的错题,应该是会做而做错了的题目,积累题目的同时也要把错误的原因(概念上、审题上、计算上、书写上等等)写上,隔段时间就看看错题,看看能不能一次就做对了,每次考试前,再看看错题,考试中不要再错同样的题目,如果能够做到错过的题目不再犯错,那么就能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这就需要大家把做过、考过的试卷认真加以整理,尤其是错误的原因,这又回到总结了。

五、作业的安排

假期中老师肯定会留一些作业的,这些作业不要突击,更不能不管它。作业可用来检验自己总结、复习的效果,每天都要做点。如果作业太多,你可以先解决基础题目(选、填题),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可后做。假期中每周应做一套完整的试卷(老师会布置、历年的高考题也行),利用这些题目,保持自己的状态——做题的状态。

六、身体的安排

以前有句话叫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对做任何事情都是很重要的,在高考这件事上也是一样。因此,在你计划安排的课表中,应该有体育课的时间,尤其是这个假期,天气非常寒冷,更是锻炼意志的时候,意志品质上的培养,也能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做题时也是需要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取得胜利的。

这个假期很关键,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假期,力争改变自己的薄弱环节(一个也行),保持住已经复习过的成果,为后面复习打下基础。

高考学习计划3

一、完成目标

1.学科作业:复习并完成各学科作业,争取下学期各门功课成绩有所提高,名次力争进班级前八,级部前五十;

2.身体训练:达到身材健美标准。胸肌、背肌及腿部肌肉更合乎青年男性的最佳比例;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交叉,使体能更充沛,耐力更强,爆发力有所提高;

二、每日任务

(一)体育项目

1.早晨.跑山头公园5000米;

2.上午:哑铃扩胸18个/组、俯卧撑36个/组、仰卧起坐60/组,上述训练每次各3组; (备注:其中“俯卧撑”不仅要纳入身体锻炼的.项目,还要纳入政治思想的改造)

3.下午:3点半以后和同学去大海畅游2小时。

(二)文化学习

1.语文:每天学习30分钟,以做作业为主

2.数学:每天学习30分钟,以做作业为主

3.英语:每天学习30分钟,以做作业为主;同时要上观摩若干英文电影;

4.其它:每天学习20分钟;

5.上收集学习资料,强烈督促自己每天上时间不少于180分钟;

6.课外阅读:属机动时间视情况决定;

7.作文每周一篇(上完成);

(三)尊老爱幼

1.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陪伴爷爷奶奶消遣,或者陪伴弟弟妹妹上玩游戏。

(四)机动备用

1.机动时间用来完成未尽的事项。

(五)作息表

07:00—07:10起床;

07:10—07:30洗漱、便便;

07:30—08:30跑山;

08:30—09:00早餐、看新闻;

09:00—09:30做语文作业,并上搜集相关资料;

09:30—09:40撒尿、喝水、锻炼身体;

09:4 ……此处隐藏13078个字……在不少考题资料上的很多题对知识的要求、能力的要求都明显和北京新的《考试说明》相违背。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想了解高考,首要就是要了解自己所在自主命题区所设置的高考主干知识模块,其次就是每个模块下的具体的核心命题点。比如说有一些省要求用惯性力解题,还有些省要求对简谐振动的对称性进行计算,这样的试题给北京的同学做是很不靠谱的。如果我们盲目地把时间消耗在多板多块多过程之类专题训练上,实在是残害身心。

二、总结归纳到细处

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总会不断强调要对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归纳,这个建议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把试题分类,按试题的一些特质归纳解题套路。我知道不少高三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新高考面前是低效率和不稳定的。

首先我们应该每做一道题就对这个题考查的知识以及知识的理解方式做一个归纳。其次我们每复习完一章,都应该拿出一张纸写一下本章的知识结构,包括概念的内容、概念的联系、公式、公式的变形、在具体问题中的理解与结论等等,并尽可能注解上每一个在习题中得到的知识理解。时间长了,会发现绝大部分题是可以按照破题的知识点分类的。这实质上提高了我们的应试能力,让我们对习题的反应速度与解题的正确率提高了。

按题的命题表象(比如习题示意图,或者一些力学环境)分类记解题步骤的做法是尤其应该反对的,这会造成同学一种眼高手低的问题,且这样的同学特别害怕命题者在命题表象上做手脚出新题。我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说考试时一些题看上去好像眼熟,但实际一动手,这样那样的错误一堆。最近几年我观察一些同学,在一模考试时物理几乎拿满分,高考却几十分没动笔,基本都是这样复习导致的。

以上是同学们在首轮复习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除此之外还提供给大家一些整理错题的小贴士,使错题本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而不流于形式。

小贴士

错题本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本了,但是错题本如何用法,很多同学不怎么讲究。往往就是把错题解答看一遍就完事,踏实一点的同学可能会动笔重做一遍。但应该说这都是不足的,我们应该及早学会对试卷进行总结,找出自己出错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来说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概念或者原理的理解上出错。物理的学习,如果只是把一个公式在最直白的情况下套对了,根本就不算学会。考试的时候,出题者出题时,可不会比对着老师介绍公式时所举的例子。因此我们学习时,需要真正理解原理广义的内涵。

我经常会听到很多同学总结自己的考试时,将出错归因于自己的粗心大意。就我个人的统计,其实绝大部分同学出错都是因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到位。我们应该勇敢去承认这一点,并把每个题中概念的理解过程与最简单的例子做个对比,争取把思维的每一步都清晰化。这样我们的理解能力才能越来越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才能越来越深刻。

过程与情景分析上出错。这种问题一般出现在动力学过程计算题中,应该说这是一种能力不足的表现,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分析训练提升大脑的概念转化速度与概念分辨能力。所以一旦有这种出错的试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多从参考书中找一些类似的题加以训练。

计算出错。这要求我们同学养成良好的书写、解题习惯。做题即做事,做事即做人。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命题者把大量的老题拼凑在一起,导致条件众多,做题时单读题就读晕了。或者习题的条件不明,导致各种讨论。这种题我们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撕下此题,捏成团,丢地上,踩两脚,再给它踢到垃圾筒里。

审题出错。这其实也很普遍,能正确读懂题意本身也是一种习惯养成的结果。我们同学平时做题心态就应该端正,把习题当作对知识理解的检验与拓展,不要一看习题示意图就在老师讲过的题中找灵感。

高考学习计划15

1. 早起早读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相信同学们都知道,早餐起来读书,不仅记得快,而且呢,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所以呀,早晨早读效率那么高,建议同学们还是不要熬夜学习了,有可能熬夜的那么几个小时,还不如早晨的十几分钟哦!

另外,早晨早起,一天的时间也会十分的充足,只有时间够了,我们才能去执行自己制定的一系列的计划。

不过呢,有一点也需要同学们注意啦,早起也并不需要太早,一定要保持睡够7小时左右,要不然,就算是起来了,那么也会昏昏沉沉,效率也并不高哦!

早起早读

2. 弱点提升

在寒假里,时间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怎么学、怎么复习全是同学们自己说了算,所以呀,这个时候,同学们一定不要盲目了。千万不能这边咬一口、那边尝一尝,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到头来成绩还得不到大幅度提升。

因此,面对寒假的复习,同学们一定要抓住自己的弱点,对弱点进行强化训练、弥补自己的短板,这样做的收益往往会比抓住自己的强项做提升要大一些。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要让自己的某一科或者是某一个知识点成为自己的'绊脚石,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一科比较强而沾沾自喜。算上寒假,高考复习冲刺的时间虽然不多,但只要同学们肯下功夫,那便足够了!弥补自己的弱点并不是什么难事哦!

弱点提升

3. 强化训练

如果同学们平时学的都不错,那么利用寒假这个时间,应该做一下提高啦。这个时候,同学们就可以大胆地挑战那些考试中的提高题或者是难题。多用点时间没关系,坚持自己独立去做、去思考,并且做完这道题,一定要再次思考,对照着解析,大致摸清解题套路。

如果同学们坚持一天研究一道不同类型的提高题,也用不了几天,相信同学们在这些题目上,一定就有所提高了。即使到了考试的时候没有思路,但是积累的套路足够多,用来解题,那也是足够了!

强化训练

4. 每日任务

在寒假里的复习中,不管同学们是强化训练,还是努力地弥补自己的不足,那都需要同学们对自己的时间好好地规划一下,每日该干什么,不能泛泛而谈,应该具体到时间段上!

一段时间内,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定要有耐心,要有努力完成目标的动力。并且,每一天都要留出来一定的时间去处理一些特殊的情况。假如同学们有什么地方卡壳了,或者是临时有什么急事需要去处理,那么耽误的任务计划,一定要用每一天留出来的这个时间去解决哦!如果每天的任务都完美地完成,这个时间呢,可以用来做提高,也可以用来休息哦!

这样一来呢,同学们学习方向就明确了,一旦方向明确,那就去不断的努力,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每日任务

5. 课外积累

对于语文作文中的事例,亦或者是时事政治,这些都是老师上课不讲的,但却是需要同学们不断积累的。

如果同学们说自己平时没有时间,那么寒假来了,同学们不妨好好利用一下这个时间。

如果同学们又说白天的时间都忙在了查缺补漏和做作业上,那笔者交给同学们一个小妙招哦:

找一个自己想要积累的读物放在床头上,每当自己睡觉睡不着的时候,那就翻开看一看,这样虽然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做到了对时间的充分利用,看上那么几天后,一些东西同学们在不经意间就会积累下来啦!

《高考学习计划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